血液是生命之源,是人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而輸血作為一種特殊的臨床救治手段,對挽救患者生命和促進機體康復(fù)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血液是怎樣生成的?有什么功能?都說血液是鮮紅的,但是大家捐獻出的血液為什么是暗紅色甚至是淡黃色的呢?今天,讓我們跟隨輸血科一起走進血液的世界,探索一下有趣的血液知識!
Q1:人體有多少血液?
答:在正常情況下,一個人體內(nèi)的總血量大約為體重的7%~8%。例如一個50公斤體重的成年人,全身總血量約3500~4000毫升,而平時約有80%的血液參加血液循環(huán),其余20%貯存在人體的肝、脾和肺等處。當(dāng)人體急需血液時,如從事劇烈活動或少量失血時,脾臟等會連續(xù)不斷地釋放出“庫血”到血液循環(huán)中去,以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。如果失血量較少,不超過總血量的10%,則通過身體的自我調(diào)節(jié),可以很快恢復(fù)。
Q2:血液是怎么樣形成的?
答:血液的生成很有趣,就像田徑場上的接力跑,參與者有胚胎的卵黃囊、肝、脾、腎、淋巴結(jié)、骨髓等。造血始于人胚的第3 周,此階段還沒有什么器官形成,一個叫卵黃囊的胚胎組織率先擔(dān)起造血的責(zé)任。人胚第6 周,人體器官形成,肝臟接著造血。人胚第3個月,脾是主要的造血器官。人胚第4個月后,骨髓開始造血,這是人體最重要的造血組織。出生后,肝、脾造血停止,骨髓擔(dān)負起造血的全部責(zé)任。血細胞包括紅細胞、白細胞、血小板等,它們各司其職,但都來自同一種細胞——多能干細胞。由這種細胞增殖、分化和成熟,才變?yōu)樵谘芾锪鲃拥母鞣N終末血細胞。
Q3:血液為什么是紅色的?
答:不知道大家在獻血時有沒有發(fā)現(xiàn),獻出的血液顏色是有差別的。血液的紅色來自紅細胞內(nèi)的血紅蛋白,血紅蛋白含氧量多時呈鮮紅色(動脈血),含氧量少的呈暗紅色(靜脈血)。通常咱們獻血時采集的是靜脈血,所以外觀看上去呈暗紅色。若血含較多高鐵血紅蛋白或其他血紅蛋白衍生物,則呈紫黑色。血漿(或血清)因含少量膽紅素,看上去呈透明淡黃色;若含乳糜微粒,則呈乳白渾濁;若發(fā)生溶血,則呈現(xiàn)出紅色血漿。可以說,血液顏色是健康的晴雨表,如果血液顏色出現(xiàn)異常,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。

Q4:無償獻血的意義是什么?
答:在科學(xué)技術(shù)還不能制造出血液的今天,臨床用血只能來自健康人體。無償獻血是以利他主義為基礎(chǔ),由健康人獻出少量血液,挽救病人生命的重要治療步驟,如外傷性失血、產(chǎn)后大出血、嚴(yán)重?zé)齻?、各種血液病和施行大型手術(shù)等都離不開輸血治療。但是臨床輸血量與日俱增,血液缺口很大,如出現(xiàn)血液危機,很多病人都難以得到及時有效地救治。
